图片
湿是万病之源,而脾是运化湿气的,属于免疫系统,身体过多的湿气容易带来免疫力的减弱,以及体重的增加,令人显得疲乏无力。同时,湿气侵入皮肤,可导致皮肤出油,湿疹,痤疮。 湿气侵入关节,又可导致关节疼痛。脾运化,胃消化,肝促进脂肪代谢和分解。湿气影响脾胃,可导致消化不良,胸闷腹胀,口臭或大便不成形。湿气侵入肝胆,可影响脂肪的代谢,形成高血压高血脂。等等。五指毛桃茯苓薏米茶,祛湿界闪闪发光的明星,冲泡即饮。采用了11味中药:五指毛桃,茯苓,薏仁,赤小豆,红枣,陈皮,甘草,荷叶,栀子,仙草,麦芽。 第一味五指毛桃是根类药,在广东药膳里常见,有一种椰奶的香气,椰奶为补,香味入脾。其补能补气,补肺脾之气,平喘化痰。因其补气之功,五指毛桃又获南方黄芪之称。但它补气又行气,行气利湿,使脾强健。有既补又通之妙。且比黄芪平和不上火,虚人用起来嘎嘎好。同时我们知道,筋络常因痰湿引起不通,五指毛桃的化痰祛湿能深入筋络,舒展筋骨筋脉。这也是黄芪不及五指毛桃之处。接下来是祛湿界的联袂演出。茯苓配陈皮,是化痰湿名方二陈汤的半壁江山。茯苓甘平淡渗,先把湿气从二便渗泻出去,让身体轻盈,甚至连头皮也清盈。比如著名医家岳美中的一味茯苓饮治脂溢性脱发。内心也轻盈宁静,并因调节了水液代谢而益肾。陈皮辛苦温燥,集醒脾健脾养脾于一体。脾位于中焦交通要道,脾好了,逆气下,滞气行,痰湿就消了。 薏仁和赤小豆是清热祛湿的常见组合。薏仁的祛湿除了消湿热内蕴引起口臭便秘等,还可消湿热滞留皮肉筋脉引起的关节疼痛与拘挛,所以薏仁与五指毛桃除湿都像剿匪,方圆的匪徒都被清剿了。赤小豆利湿场所主要在心与小肠,在心能和血,改善血液循环。在肠能理气,使湿气下行,消下腹胀满以及减肥。薏仁赤小豆搭配,若是再加健脾养血的红枣,可用于湿热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的治疗。荷叶长于水中却不沾水,自带祛湿基因。而且它的祛湿功效可进入多经:心、肝、脾、胆。入心能消散瘀血,调节心律,降血压血脂。入肝胆能分泌胆汁来分解脂肪,这也有助于消脂。而且我们撕开荷叶来看,它的纤维素异常丰富,能促使大肠蠕动,化浊去腻消脂。同时,荷叶入脾不仅能健脾利湿,还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,让身体的气机正向循环。仙草与五指毛桃一样很有南方特色,是广东凉茶王老吉的主要成分,其茎可制凉粉,故原名为凉粉草。所谓凉,不仅能利湿除热,生津解渴,还以凉血降血压,消血中的高脂,并以此增强免疫力等。 栀子清三焦之湿热,尤能入心泻火除烦与凉血,做好仙草的助手。再来说麦芽,麦芽是由小麦的生发之气促成,能疏肝行气健脾,消化掉体内的积滞。而湿气之所以凝聚,一个原因正是体内积滞得不到好好消化。甘草健脾并调和众药,与红枣共为上药祛湿提供后勤保障。诸药共用,既能健脾祛湿,又能补气养血,在改善舌苔厚腻及与之相关的症状时,增强体质,增强免疫力等。温馨提醒:文章所提供的方子,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,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